为了摆脱对外依赖,国内CPU厂商这些年一直在默默发力。如今,国产CPU的队伍逐渐壮大,市场表现也透着点“不一样”的苗头。
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国产CPU厂商有六家:海光、龙芯、申威、鲲鹏、飞腾、兆芯。
它们从不同技术路线切入,有的专注服务器领域。有的主攻桌面端,有的布局嵌入式场景,目标都是提高国产CPU的替代率,避免关键环节被“卡脖子”。
据机构推测,到2024年底。国产CPU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超过20%——这个数据是结合中国CPU整体市场规模和国产厂商的营收规模估算出来的,说明咱们自己的CPU正被越来越多用户接受。
最近,国产CPU“一哥”海光发布的上半年报表,更让人看到了点“春天”的迹象。数据显示,海光上半年营收54.64亿元,同比增长45.21%;净利润16.39亿元,增长31.90%。
单看二季度,营收30.64亿元、净利润6.96亿元,都创了单季度新高。
营收和利润双双“狂飙”,说明市场对海光CPU的需求确实在快速增加,企业的认可度明显提升。
海光为啥能涨这么快?原因主要有两个。第一,它用的是X86架构,能兼容Windows系统。大家都知道,Windows生态覆盖了大量办公软件和应用,用户习惯已经根深蒂固。海光CPU能直接装Windows,相当于解决了“用了不能用”的生态问题,企业换起来没压力。
第二,性能够强。海光最新一代CPU的8核版本,性能接近Intel 12代酷睿i7或13代酷睿i5;16核版本更猛,能达到Intel 14代酷睿i9的水平,这在国产CPU里已经是顶尖水准。企业选CPU,既要能用得顺(生态),又要用得好(性能),海光刚好两头都占上了,自然成了“香饽饽”。
从海光的业绩看,国产CPU确实在往好的方向发展。生态问题在解决,性能在追赶,用户的接受度也在提高。过去大家总说国产CPU“不行”,现在至少海光用数据证明了:只要技术够硬、路线对路。国产CPU也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。或许,国产CPU的春天真的不远了。
相关教程
2023-06-17
2024-08-27
2023-06-28
2023-06-10
2024-05-08
2025-07-01
2023-06-24
2023-06-10
2023-06-29
2025-08-12
2025-08-12
2025-08-12
2025-08-11
2025-08-11
2025-08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