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公司换新电脑,发现这事儿远比想象中烧脑。旧电脑开会带多个窗口就卡顿,处理表格更是得等半天。现在市面上处理器内卷严重,但实际体验参差不齐。上周测试两款新CPU,分别是AMD锐龙7 8700G和英特尔i7-14700,实测数据让人意外。
用了联想商用主机做测试,装着AMD的机器配了32G内存,另一台是英特尔的常规配置。先跑综合性能软件,AMD总分超过英特尔近一千分。办公常用软件反应速度差不多,但处理复杂表格时AMD快了四成。做照片处理更是能多带三个项目同时运行。
英特尔这颗处理器居然有20个核心,但实际用起来反而没AMD的8个核心稳当。主要问题出在核心调度上,大小核切换容易掉链子,特别是开新软件时明显顿一下。AMD全是高性能核心,无论多任务还是单任务都流畅不少,切换窗口基本没延迟。
图形性能差距更大。AMD集成的显卡跑分是英特尔的三倍,直接碾压。开视频剪辑软件时,高分辨率素材加载时间几乎砍半。英特尔的核显连基础特效渲染都吃力,AMD处理4K视频毫无压力,甚至能玩些轻度游戏。
现在流行本地AI模型,测试用320亿参数大模型,AMD加载仅需十几秒,英特尔要二十秒起步。处理用户指令时AMD每秒多处理两三个任务,多开几个AI应用也不会卡。轻量模型测试差距同样明显,加载速度快20%以上。
企业采购得算总账,AMD省了独显成本,电费也少花。日常办公场景下,处理文档、表格、设计图这些刚需AMD全占优。英特尔虽然核心多,但调度机制老出毛病,实际效率不如对手。
最终数据摆这儿了,AMD这颗CPU在办公场景实测表现完胜,未来几年升级成本也低。公司里试用机器的同事都说能少熬不少夜,省下的时间够多喝三杯咖啡了。
相关教程
2025-05-13
2023-06-21
2023-07-24
2024-09-18
2023-06-24
2023-06-08
2024-07-23
2023-07-14
2024-09-03
2025-07-11
2025-07-10
2025-07-10
2025-07-10
2025-07-09
2025-07-09